上半年泉州经济展现韧性
来源 :买球app
时间:2025-07-24 10:13
浏览量:
保护视力色:









上半年,泉州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大拼经济、大抓发展,持续深化拓展“深学争优、敢为争先、实干争效”行动,接续实施“抓项目、促发展”系列专项行动,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,企业信心不断凝聚,生产需求持续改善,创新动能加快培植。
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上半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357.04亿元,同比增长5.8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01.16亿元,增长3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3207.43亿元,增长6.4%;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.44亿元,增长5.1%。
一、农业生产稳步推进,产品供给充裕保障
上半年,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.55亿元,同比增长3.8%。一是农业种植提级增长。上半年,全市农业产值61.54亿元,增长5.0%;园林水果产量增长13.9%,茶叶产量增长4.9%,食用菌产量增长5.5%。二是林业生产高位增长。上半年,全市林业产值3.89亿元,增长11.1%,连续13个季度两位数增长。三是畜牧养殖总体平稳。上半年,全市畜牧业产值下降0.3%;主要畜禽肉蛋奶产量15.52万吨,增长2.3%。四是渔业供销同步回暖。上半年,全市渔业产值67.18亿元,增长5.0%;水产品产量增长4.9%,水产品限上零售额增长7.5%,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.3个和1.3个百分点。
二、工业总盘持续巩固,重点产业有力支撑
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0%。一是主导产业继续领跑。上半年,全市九大千亿级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均保持正增长,其中,工艺制品增长14.5%,纸业印刷增长11.3%,电子信息增长10.2%。二是民企活力日益激发。上半年,全市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.5%,高于全部规上工业0.5个百分点。1—5月,全市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.2%。三是新质动能加快积蓄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.6%,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10.2%,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增长19.6%。四是企业效益有所改善。1—5月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8.2%,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.1%、同比提高0.1个百分点;资金周转效率提升,总资产周转天数减少6.4天,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减少0.3天。
三、三产结构不断优化,生产生活双轮驱动
上半年,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.44亿元,同比增长5.1%,比一季度加快0.3个百分点。一是批发零售协力带动。上半年,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超千亿元,达1062.86亿元,增长7.3%,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50.1%。二是交通邮政顺畅运转。上半年,全市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.6%,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.5%。1—5月,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10.7%。三是现代服务较快增长。1—5月,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.7%,其中商务服务业增长59.8%,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4.7%,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11.0%。四是文旅热潮绵延涌动。上半年,全市住宿业营业额增长8.3%,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8.1%;旅游总人数5099.96万人次,增长13.3%,游客旅游总花费605.19亿元,增长14.7%。
四、扩围政策高效兑现,品质消费快速升温
上半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8.58亿元,同比增长6.2%,比一季度加快0.2个百分点。一是换新政策充分显效。上半年,全市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29.4%,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62.3%,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62.5%,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9.9%,家具类零售额增长12.2%。二是线上消费高度活跃。在“6·18”网购促销拉动下,上半年,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5.8%,拉动全市限上批零企业零售额增长8.6个百分点。三是民生消费有序保障。上半年,全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9.1%,衣着类增长13.4%,日用品类增长24.9%。四是文化消费持续火热。上半年,全市限额以上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44.9%,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37.5%,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13.6%。
五、招商项目接续转化,投资动能稳步增强
上半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.0%,比一季度加快0.9个百分点。一是工业投资有效赋能。加快推进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,上半年,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4.6%,比一季度加快12.0个百分点。其中,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2.0%,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8.3%。二是招商项目加速履约。上半年,全市在库项目数量增长17.9%,比一季度加快6.5个百分点。其中,本年新开工项目增长39.8%。三是政府投资明显带动。上半年,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.6%,比一季度加快2.0个百分点,拉动投资增长5.9个百分点。其中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29.5%,电信、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90.0%,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0.6%。四是民间投资不断激活。上半年,全市民间投资增长8.3%,其中工业民间投资增长22.1%,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25.0%。
六、对外贸易承压前行,出口结构积极调整
上半年,全市进出口总额1263.37亿元,同比下降9.1%,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.5个百分点。其中,出口额909.30亿元,下降7.7%;进口额354.07亿元,下降12.6%。一是进出口实现月份“四连增”。6月份,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31.48亿元,增长2.8%,其中出口增长18.1%,连续4个月实现单月正增长。二是消费商品优先排产。6月份,全市纺织服装出口增长5.0%,家具及其零件出口增长14.8%,玩具出口增长41.1%。三是外贸市场多元拓展。上半年,全市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891.33亿元,占进出口总额的70.6%,其中对“一带一路”中东欧16国进出口增长20.9%;对越南、柬埔寨、北欧进出口分别增长8.3%、56.7%和11.6%。
七、财政收支稳健运行,金融资金加速流转
一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。上半年,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6.80亿元,同比增长0.2%。其中企业所得税增长10.0%,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11.0%。二是民生支出有效保障。上半年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7.98亿元,增长5.0%。其中,城乡社区支出增长28.5%,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6.1%,农林水支出增长19.9%。三是存款总量实现突破。6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151.81亿元,首次突破1.3万亿,同比增长7.1%,比5月末加快2.8个百分点。四是贷款结构继续优化。6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813.46亿元,增长7.0%,其中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0.2%。分行业看,制造业贷款增长7.9%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增长31.5%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长22.8%。
八、市场价格小幅上涨,主体消费总体平稳
上半年,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.5%。八大类商品价格“七涨一降”,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.5%,衣着价格上涨6.3%,居住价格上涨1.3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.9%,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.3%,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.5%,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7.4%;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.1%。6月份,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.1%,环比下降0.3%。
九、居民收入同步增加,城乡差距继续缩小
上半年,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90元,同比增长5.3%。其中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62元,增长4.9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07元,增长5.8%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.09,比一季度缩小0.11。从收入来源看,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、经营净收入、财产净收入、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6.0%、5.2%、0.5%和5.7%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